國內海工制造高端化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巨大前景,使得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成為戰略性行業,我國企業正在向該領域高端技術邁進。
平安證券研究員葉國際介紹,目前中國還處于海洋工程發展的初步階段,約占全球10%的市場份額。
通過自主研發,國內企業在海洋工程制造產業鏈上快速成長。2010年2月26日,國家“863”高科技發展規劃重點項目、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在上海外高橋[16.60 -0.78%]造船有限公司順利出塢。該項目總投資近60億元,填補了中國在深水鉆井特大型裝備項目上的空白。在油氣勘探領域,我國也有所突破。今年2月6日,中海油田服務[11.28 1.44%]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油氣層鉆井中途測試儀工程化集成及應用”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打破了海外公司對該技術的壟斷,使中海油服[16.60 -0.42%]成為全球第四家擁有該項技術的油田服務公司。
與此同時,我國企業還通過收購等手段,具備了鉆井平臺的總包集成能力。今年1月20日,中集集團[13.63 -1.45%]通過要約收購的方式,成功控股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半潛式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商煙臺萊佛士造船有限公司;2月2日,該公司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世界知名鉆井平臺設計商美國F&G公司75%股權。目前,中集集團已經具備了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總包能力。
葉國際表示,全球未來十年海洋工程總需求預計超過30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該領域的份額均值將提升至15%以上,總需求在450億美元以上。“如果南中國海油氣開發大規模展開,裝備需求估計在1000億美元以上。”他認為,投資海洋工程領域有著不菲的回報前景,目前海外企業海洋工程銷售凈利率約6%-8%;因勞動力成本差別,國內海洋工程銷售凈利率預計可達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