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們面臨了那么高的成本和投入,但是原油賣的價錢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們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提高可靠性,這就是裝備和設施最重要的兩個方向,既然是高的投入,我們一定要考慮高的穩定性、高的可靠性和高的效率。這就是我們說的,這個行業要想抵御高風險,必須在裝備設施和科技上有更大的投入,但是更大的投入就要承擔更大的商業風險,這樣高的商業風險和高投入、高科技的繼承,就是我們管理和存在的價值。大家也都知道過去我們剛到海上的時候,想法就是在海上做一塊陸地進行石油開發,當然這種想法現在看來已經是過去時了。
經過28年的發展,剛才是28年前的樣子,28年以前,現在我們看到這些資產的積累和生產的積累,這是前面的一個簡單的概述。
第二部分主要是把我們主要的設施和能力建設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張圖,我們經過多少個臺階發展到了今天,我們形成了幾個主要的板塊,除了上游油氣作為核心業務的板塊以外,專業服務、后勤支持,這幾年我們又發展了一些新的板塊,一個就是液化天然氣和發電,主要是
清潔能源這一塊,另外就是下游的煉油和銷售,再就是金融服務這一塊。28年來,銷售收入增長了500多倍,年均特別是近幾年增長得特別快,總資產也增長得非常快,超過5000億。我們也形成了上游的設施,主要就是海上的油氣田的平臺設施,大概國內160多座,海外也是150多座,浮式生產儲油輪17條,國內也有了12個陸地終端,海底管線馬上要超過5000公里,海外也有了100億美金以上的投資了,當然現在還在繼續增加。05年在海外也實現了841萬噸的油當量,09年全球500強排名在318位,進步也是非常快的,同時非常有幸的是,在美國商業周刊獲得了全球最佳企業排名,這也是國內的企業第一次進去。我們看這些年走過來,我們是從灘涂逐步走到近岸、走到大陸架,下一步向大陸架外,進入大陸坡和進入深海。
另外我們也看得到,我們從完全地引進消化到逐步的集成,到逐步加大自己的創新,產能是在不斷提升,都是比較大的臺階。我們進入的水域也越來越深,現在在大陸架內300米,我們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說,我們主要形成的這些設施都是圍繞著在中國近海大陸架300米水深以內的油田目標來做的,海上設施現在主要是以鋼結構為主,摩擦樁為基礎,上面就是一些設施。這些設施一共占了我們產量的85%以上,另外我們四分之三的油產量是在海上直接進行處理和集輸的,也就是浮式生產儲油輪模式,除了少數的上岸以外。隨著產量的增加,這些裝備也在不斷增加,這是近10年來,我們在海上安裝的海上固定設施,就是導管架和組塊,這是每年裝的數量,09年達到最大數量,安裝導管架和組塊都超過了25座。海底管線去年也是建設量最大的,僅去年就鋪設了700多公里。剛才說的是海上支撐我們主要生產的設施,下面是想簡單地把儲油和集輸設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是從86年,23年前開始,第一次使用舊船,用舊油輪改造的浮式生產儲油輪裝置
FPSO,87年在上海自己自己和研發了渤海一號,F在這個浮式生產儲油輪裝置FPSO作業水深已經從10米到300米,這個范圍都可以覆蓋,海域從冰區到臺風高發區,儲油能力已經發展到30萬噸,也就是說1000萬噸的油田只需要一條船在那兒進行處理和集輸,現在也成為了世界上擁有這種裝置最多的公司之一。當然我們也解決了大型浮式船潛水設計的問題,冰區的抗冰問題、倘臺風的問題、超稠油的問題,同時也帶動了國內造船和機電材料這些行業。這張圖就是我們按照年限建造的浮式生產儲油輪的圖,近幾年比較多一些,特別是噸位也比較大。我們不但建設,也把一些
油田開發完了之后的設施進行再利用,就是這些浮式生產儲油輪裝置FPSO再利用,用得最多的已經是第三次了,就是20年前建的那一條。
海洋工程船,主要是施工船這一塊,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大家可以看得到,特別是在本世紀初,從2000年以后建造的一些船舶都是比較大型化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施工、建設也越來越趨于大型化,現在最大的能夠一次吊7500噸這樣的浮吊,鋪管已經到了60寸,可以鋪到1.5米的直徑,這些是施工船舶在這些年形成的裝備。從這些年來看,這些都是我們的主力船舶。這是我們正在建造的一條深水鋪管的起重船,這條船200多米長,目前這條船正在江蘇榮盛。這樣一條船,目前正在建設,這是現在建設的實際的狀況,這個船已經合籠,正在進行設備的安裝,將會在2011年初出來,投入到深海的鋪管作業中。另外就是
物探船、勘察船,特別是三維的船,目前近纜數也在增加。
測井裝備上,通過自主研發,現在全系列的,已經能夠建設了,目前這一領域已經進入到了可以跟像哈利巴頓、
貝克休斯可以并列的水平。
另外就是固定式的鉆機和
修井機的發展。這張表是我們在1966-1976年建設的老的
鉆井平臺。當時主要是把陸地的裝備搬上去,總體看,在前面的年限當中,這些裝備建設都比較少,特別是到了90年代以后,這些裝備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多,不管是修井機數量還是模塊鉆機的數量,我們把階段分了一下,特別是在這些年,從90年代以來,到這10幾年,特別是近幾年,鉆井和修井機制造廠都有深切感受,當然這只是國內用的,不包括出口,能力分布上,從時間和重量上也有一個簡單的分布,國產化量越來越大,基本上原來做的,大家可以看得到線是平的了,現在全部都是國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