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canada.com日前發表署名為雷.格利格(Ray Grigg)的文章稱,石油峰值將可能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最好的事情,世界將變得更小、更親密,城市將更有效率、更適宜居住。
石油峰值通常被定義為全球石油消耗量達到市場可用供應量的時點。發生這種情況時,石油成為稀缺商品,需求迫使價格急劇上漲。2008年8月暗示石油峰值出現,當時
油價達到前所未有的147美元,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大大抑制了需求,油價跌至40美元左右。
曾經被認為無法想象的石油峰值理論現在成為非常嚴肅的考慮主題,部分原因是全球石油消費增長快于供給增長,另一部分原因是蕭條經濟的反彈預計將導致需求增長,從而帶動價格上漲。此外,全球經濟衰退及隨之而來的油價下跌已經減弱了勘探和開發力度,一旦經濟復蘇將進一步危及供應。短期內的影響令人擔憂,長期影響則是令人震驚的。一個石油昂貴和稀缺的世界將是截然不同的。
全球第四大石油公司
道達爾(Total)認為,石油峰值將出現在2020年,當時日原油出產水平在9500萬桶。我們目前的日消費量約為8500萬桶。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前首席經濟學家和CIBC全球市場策略師杰夫?魯賓(Jeff Rubin)對石油峰值做出了更詳盡的說明。在他的新書中,魯賓預計,由于石油峰值的來臨,我們的社會經濟體系將進行全面重組。他預計,到2012年,油價將超過200美元/桶,未來6至12個月油價將顯著上漲,因為經濟活動的增加將與緊張的石油供應發生沖突。
魯賓提醒我們,石油“全球稀缺”的后果之一將是“價格出現越來越劇烈、更具破壞性的波動”。高油價將引發經濟衰退,導致油價崩潰,然后經濟復蘇將導致石油價格上升,然后是又一輪的經濟衰退。但是,平均石油價格將在每一次循環中持續上漲。魯賓指出,這些周期的嚴重性將取決于我們擺脫石油依賴的速度。
根據魯賓的評估,高油價將導致高昂的運輸成本,這將抹殺亞洲在勞動力和生產方面的巨大經濟優勢。出口型經濟體也將處于不利地位。但本地制造業和旅行的激增將彌補長途貿易的損失。我們將重返“人們在家附近工作和休假,吃當地出產的食品,購買當地生產的商品”的年代。被占用的農業用地將重新變成農場,公共交通方面的巨額支出將使得城市更有效率,更適宜居住。
這并不必然是一個匱乏和苦難的時期。世界將變得更小、更親密,因為生產中心將轉移至更接近消費者的地方。就業和繁榮將更有利于當地控制。我們將會更加熟悉周邊景點,娛樂和休閑場所如公園。本地的野生動物和荒野地區將承擔新的價值,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從遙遠的異國情調轉向熟悉的身邊。事實上,石油峰值將可能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最好的事情。
根據道達爾的“95理論”,原有油井的產出下降以及新油井的匱乏意味著我們將難以越過這個生產“高原”,無論如何努力。
其他石油公司也暗中認同道達爾的預測。
英國石油公司已更名為
BP,意為“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一個
石油安全的不祥征兆。
雪佛龍公司主席已經反復在多家出版物刊登整版廣告,提醒我們注意即將到來的石油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