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理普京3月23日對烏克蘭和歐盟在烏輸氣系統現代化改造一事上排除俄方的做法表示強烈不滿。普京甚至撂下重話說,如果俄羅斯的利益被忽視,俄方將重新考慮與歐盟的關系。
本報記者 田曉軍
烏克蘭與歐盟委員會等簽署聯合宣言完全沒有提及俄羅斯的利益,這著實“讓俄羅斯吃驚”,因為俄羅斯是歐盟和烏克蘭的重要天然氣供應國和能源領域的戰略伙伴,而保證天然氣長期穩定供應是俄羅斯與歐盟能源領域合作的重點。普京強硬地表示,烏克蘭輸氣系統現代化國際投資會議上所簽署的聯合宣言“欠考慮、不專業”。在缺少能源主要供應方———俄羅斯的情況下討論增加過境烏克蘭向歐洲輸氣問題,“是不嚴肅的”
烏歐捆綁應對“寒冷”
烏克蘭輸氣系統在俄羅斯向歐盟的能源出口戰略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歐盟四分之一的天然氣需從俄羅斯進口,其中80%經由烏克蘭輸送。今年1月,由于俄烏雙方在天然氣供應價格和過境費用等問題上發生爭執,俄羅斯一度切斷了經烏克蘭輸往部分歐盟成員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導致10多個中東歐國家天然氣供應受到影響。
如果沒有管道,協議不能從紙上跳下來。誰控制了管道,誰就控制了石油和天然氣。2009年初的寒冬對歐盟許多國家來說,是難以忘懷的。俄烏斗氣風波的確讓烏克蘭和歐盟都吃了不少的苦頭,斗氣事件使烏克蘭真正認識到,加強與歐盟的合作是其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只有與歐盟全面“對接”和“捆綁”,烏克蘭才能獲得與俄羅斯繼續抗衡和討價還價的最佳籌碼。
透過年初的“寒冬”,經濟上強大的歐盟也再次領教到了俄羅斯能源牌的厲害,俄羅斯揮舞能源武器的氣勢讓歐盟心驚肉跳。為了制約俄羅斯,歐盟一直十分賣力地推進與烏克蘭在各方面的關系。此次,烏克蘭和歐盟都下決心,試圖通過烏輸氣系統現代化改造一事,力爭降低俄羅斯能源牌的分量,減少其籌碼,真正讓“年初那場天然氣危機不再發生”。
俄要牢控通歐能源閘門
在俄羅斯眼中,油氣是保證其在國際舞臺上自由揮灑的有效武器,這在其外交中已屢試不爽。
梅德韋杰夫及普京十分清楚,軍事和能源這兩張牌是讓俄羅斯在處理對外關系問題上有資本與西方叫板的關鍵。在目前外交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俄羅斯的能源武器將是其維護國家安全和調整國家間關系的重要手段。顯然,烏克蘭與歐盟捆綁應對“寒冷”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俄羅斯處理對外關系的籌碼,讓俄羅斯難以通過能源戰略制約烏克蘭。“橙色革命”后,烏克蘭日趨倒戈歐盟和北約。
一旦烏克蘭在俄羅斯向歐盟出口能源問題上與歐盟成功捆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控制力就會大幅下降,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叫板能力也就大大增強。可以說,能源輸出優勢的削弱,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軍事牽制上,對俄羅斯都是致命的。如果未來俄羅斯在能源經濟霸權上趨于下風,那么歐盟與北約對俄羅斯的壓制將大大增強。由此看來,俄就是要牢牢控制住通往歐洲能源的閘門,決不允許他人染指。
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同俄羅斯爭奪能源“閘門”的斗爭由來以久,雙方從來都不含糊,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里海“輸油管道之爭”。2006年主要由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以及西方石油公司投建的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輸油管道就是為了打破俄羅斯對西方國家能源輸出的壟斷。該管道目前的輸送能力達到全球總輸送量的1.4%,阿塞拜疆現在無需通過俄羅斯的輸油管道即可向西歐與亞太國家出口能源。顯然,俄羅斯這次是決心要從一開始就“堵漏”了。
能源是俄外交的后盾
俄羅斯領導層認定,未來10年內,能源的作用仍不可替代,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意義更大。而且,世界對俄羅斯這個大國能源的興趣不僅不會降低,而且只會增大。
俄羅斯的自信是有理由的。從已經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看,俄羅斯無疑穩居世界首位,它擁有的天然氣占世界已探明儲量的30%以上,按現在的開采速度,可以開采81年以上。俄羅斯石油的儲量和開采都排在世界的前列。2008年俄羅斯生產了4.88億噸石油,在世界產油國中列第二位。預計在2013年,俄羅斯的石油總產量每年將達到5.11億噸。
在國際上,哪個國家控制了油氣資源,它就能在國際斗爭舞臺上占據有利地位。世界油氣資源的稀缺性,更會導致對油氣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
總之,在控制輸油氣管道問題上,它既是經濟利益之爭,更是一場地緣政治的較量。從這個角度來衡量,就不難理解普京為何要說出那句重話: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輸氣系統現代化改造一事上被排除在外,“如果俄羅斯的利益被忽視,俄方將重新考慮與歐盟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