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借船出海”到“獨立作戰”,從“引進吸收”到培育“特色技術”,從“單打獨斗”到叫響“江漢品牌”
12月初,江漢油田鉆井公司、油建公司、井下測試公司的14名員工分別踏上奔赴阿爾及利亞和厄瓜多爾的旅程。前來送行的親人面帶笑容輕松地與他們揮手告別,與幾年前油田第一個國際項目啟動時隆重熱烈的歡送儀式上親人揮淚告別的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
今年第四季度以來,江漢油田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單位在外部市場新開工項目11個,一批又一批身著橘紅色工裝的江漢
石油人分赴大江南北和大洋彼岸,開展物探、鉆井、修井、地面工程、工程設計及勘探研究等工程技術服務。截至11月30日,該油田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單位共完成施工產值33.85億元,同比增長21.79%;外部市場攬活創收20.06億元,為年計劃的109.15%,同比增長27.14%,其中境外施工創收5.11億元,折合7245萬美元。
江漢油田抓住集團公司打造上游“長板”的機遇,從“借船出海”到“獨立作戰”,從“引進吸收”到培育“特色技術”,從“單打獨斗”到叫響“江漢品牌”,大力開拓國內國際市場,著力做精做特做強石油工程板塊,實現了新簽合同額、境外項目收入、“走出去”隊伍數量三個快速增長。特別是海外市場收入從每年不足1億元增加到7.08億元,新簽合同額從平均每年1600萬美元增加到1.6億美元,整整提高10倍。目前,該油田共有120多支隊伍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和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巴西、阿爾及利亞、緬甸等9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各種工程施工和技術服務。
江漢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單位從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入手,大力培育“特色技術”,打造市場品牌。“
十一五”以來,該油田石油工程系統共獲得31項國家專利,取得集團公司科技成果6項,形成了適應不同地區和不同地層的深井超深井、
水平井、欠平衡鉆井和套管開窗側鉆等鉆井技術系列,沙漠、山地、平原、湖泊及沼澤物探技術系列;
低滲透油藏
壓裂成為江漢特色技術;長輸管道設計、施工和水平定向穿越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蘇丹原油外輸管道工程施工中,江漢油建與眾多國外施工隊伍同臺競技,僅用8個月時間,就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中成功鋪設了一條長達241公里的管道長龍,并一次成功穿越素有“瓶頸”之稱的阿特巴拉河,在遙遠的非洲矗立起一座質量豐碑。正是憑借在蘇丹管道施工中獲得的驕人業績和市場美譽度,他們隨后又承攬了巴西Gascav天然氣管道工程A標段施工任務。江漢物探也因2006年承攬緬甸PSC—C1、C2區塊二維地震采集項目表現突出,今年又承擔了該國D區塊部分勘探任務。被譽為“壓裂王”的江漢井下測試公司,在陜北油氣開發市場更是一塊金字招牌。
江漢油田組建成立國際合作公司,進一步優化海外市場,強化項目管理,明確重點項目,有目標地開拓海外市場,實現了海外項目的統一協調和有效組織管理。近兩年,該油田瞄準南美、東南亞和北非等重要目標市場,加大開拓力度并獲得重大進展。在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先后中標3臺鉆機和4臺
修井機項目,南美市場中標項目合同額達到2億多美元,形成了規模發展態勢。同時,該油田還與阿爾及利亞、加蓬、蘇丹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緬甸等國家簽訂實施工程設計和勘探研究項目40項。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江漢油田石油工程板塊研討會上了解到,該油田確立了到“十一五”末實現外部市場創收34億至35億元的奮斗目標。目前,該油田正按照“跟蹤一批、儲備一批、關注一批”的市場開發策略,進一步做強國內外部市場,做大海外市場,完善市場開發體系,拓展高效益市場,力爭在海外形成3個規模市場基地,實現外部市場滾動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