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凌晨3時許,燈火通明的廠區被鋪天蓋地的大霧所籠罩,在廣州石化重整(二)裝置加熱爐旁,儀表人員正在忙碌著。
“調節閥FV-21701不動作,導致燃料氣壓力低聯鎖。”幾分鐘前,工藝告急。
儀控中心一車間重整班值班人員曾勇堅、藍金勝迅速趕到了現場,經檢查調節閥不動作原因為閥芯卡,馬上聯系檢修人員對閥門進行拆檢。拆開后發現閥芯內有大量瓦斯沉積物,于是他們對閥芯閥座進行了清理。5個小時后閥門恢復了正常運行。
“其他相關的閥門是不是也有這種情況?”早調會上,值班人員匯報了生產情況,車間主任要求班組人員對八臺爐的燃料氣系統調節閥進行徹底檢查。時間刻不容緩,副班長丁罡帶領班員首先對各爐的調節閥FV-21801、21901、22001進行了試驗,果然發現閥門有動作不順暢的現象。聯系人員對閥門也進行了拆檢,發現同樣存在管道內有雜質且有結晶結垢現象。
他們向上級部門和工藝反映了情況,工藝人員采取了緊急措施,要求當班人員每兩小時對燃料氣分液罐進行一次脫液,分批逐個清理加熱爐阻火器、過濾器和火嘴等部件,并逐步降低管網燃料氣的比例,減少管線的堵塞現象。
儀表人員除了對燃料氣系統的8臺調節閥和5臺自力閥進行檢查、拆檢外,還加大力度對燃料氣的儀表測量回路進行檢查,以確保測量管線和閥門的管道暢通。 1月28日,在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所有可能存在同類問題的管線和閥門均得到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