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在山東省地礦局建局50周年慶典大會上,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和省地礦局發布消息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在焦家金礦成礦帶深部又發現一特大型金礦,探明金礦資源量103噸,潛在經濟價值200多億元;省地礦局物化探勘查院在濟寧發現一處特大型鐵礦——濟寧鐵礦,其中兗州顏店礦段已控制資源量10億噸,是迄今為止山東省發現的最大鐵礦。這是山東省實施“資源山東”戰略取得的重大成果。
焦家金礦成礦帶深部發現的特大型金礦,位于萊州市境內、著名的焦家金礦成礦帶南段。該礦深部地質條件復雜,深孔施工難度大。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僅用一年時間,就在2.55平方公里范圍內施工鉆孔48個,平均孔深1074米,最大孔深1560米,探明金礦資源量103噸。這是繼去年萊州寺莊發現51.83噸特大金礦之后,該隊在膠東深部金礦勘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濟寧特大鐵礦的發現則更具傳奇色彩。1958年原地質部航測大隊發現該地區存在巨大航磁異常,此后山東地礦隊伍先后進行了數次異常查證,均未取得突破。自2007年9月開始,山東省地礦局物化探勘查院按照“整體勘查,先易后難,分段進行,加快推進”的原則,對礦區顏店礦段的19.04平方千米范圍集中鉆探。根據已取得的資料確定,鐵礦類型為磁鐵石英型,埋藏深度為1020米~2200米,礦體厚度80.46米~190米,鐵礦品位25.97%~31.72%,資源量為10億噸。至此,長達50年未解的華北地區最大的航磁異常之謎宣告破譯。據專家介紹,濟寧鐵礦的發現是山東省50年來地質找礦的最大成果,也是我國深部找礦實現重大突破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