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油價上調
歐佩克油價曾于今年7月3日創下了每桶140.73美元的最高紀錄,著實讓那些賺石油美元的國家們美了一陣子。
而近月來,由于經濟危機
國際油價持續走低,10月16日紐約和倫敦兩大石油交易所
原油價格更是遭重創,原油每桶收于70美元以下。
●
中石化、中石油虧損
8月份中石油公布中報顯示,上半年凈利潤536億,比去年同期的818億少賺近300億(去年油價要低于今年)。煉油與銷售板塊轉盈為虧經營虧損590.2億元,盡管其加工原油4.25億桶,少于中石化的約6億桶,但這一虧損額比中石化煉油虧損的460.2億還高出130億。
今年,國際油價和中國股市似的“過山車”般走勢讓很多人悲喜交加。油價創下每桶140美元歷史最高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憂!當油價最近跌至每桶70美元的時候還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中國國內油價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已經攀升至6元以上;美國下調
成品油價格至每加侖2.914美元,約合每升5.26元人民幣;國際油價下跌,中國油價上漲,中石油、中石化煉油板塊還是數百億的巨額虧損。這些新聞的背后不免會讓深思:中國成品油價格為什么總是上漲?為什么中國油價會高于美國油價?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總是虧損?。
●
問題1、中國成品油價格為什么總是上漲?
中國油價為什么一直漲?這個問題政府和企業很早就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因為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低于國際,加上中國石油進口的比重越來越大,導致中國兩大能源巨頭——中石油和中石化巨額虧損,入不敷出。當時中國的93#汽油價格只有2元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油價上漲的聲音開始出現。中國人的傳統都重感情,眼睜睜看著咱們國有命脈能源企業一直虧損,心里過意不去呀。所以廣大人民群眾接受了國內第一次成品油價格上調。
我想,當時絕大多數人們都沒有想到,油價從開啟第一次上漲的先河以后,就開始了一路上揚,直到從2元多漲到現在的6元多。雖然政府公布的中國成品油價格上漲平均速度要低于人均收入的平均增速,事實也的確是這樣。
但近年來除了油價之外,房價、食品、生活用品、甚至報紙等都在各自以“不高于”人均收入平均增長速度的速度增長著。人均收入的平均每年百分之十幾的增速不知道有多少普通老百姓能享受到,但油價的增長直接受影響者卻是咱們絕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
如果說油價上漲是為了和國際接軌,那么現在油價和國際接軌了,國際油價也開始下跌了,美國汽油零售價格也下調了,我們中國未來的油價將會怎樣呢?當初中國老百姓們本著理解國家的態度接受了油價的上調,現在中國油價高的實在讓很多普通百姓有些難以承受了,不知道國家不會不也能本著理解百姓的態度出臺相關措施!
●
問題2、為什么中國成品油價格會高于美國?
中國油價從以前的2元多一直以和國際接軌的名義開始上漲,人們已經習慣了XX月XX日凌晨,油價開始上調的消息。不知不覺,中國的油價已經攀升至6元以上。在10月7日凌晨開始,北京地區油價再一次上調至93#汽油6.37元/升以后,那些比較關心國際油價走勢的人們才“恍然”發現,原來我們燒的汽油得價格已經比富有的美國人還貴了。
而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是,當中國油價低于國際水平的時候,總是有“專家”能夠及時的發現,大力批判油價過低,不符合市場規律,導致中石油和中石化這兩個國家命脈的能源企業長期虧損,呼吁中國油價與國際接軌等等。然而當中國的油價和國際接軌了,甚至已經超過世界最發達和富有的國家的時候,那些“專家”們卻沒有“及時”發現,反而銷聲匿跡了,我想這些“專家”燒油肯定不用自己花錢吧。要不是廣大消費者中不乏一些懂外語,關心國際油價的飽學之士,恐怕很多中國老百姓還不知道這個事實。
10月7日起,老百姓開始燒6.37元/升的汽油了,也沒見哪輛車真的因為買不起汽油而上不了路,這說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確實富裕了。美國算是世界最發達國家了,現在連美國人都由于承受不了高昂的油價改買小排量或省油的日本車了,導致大排量汽車滯銷,從而使美國汽車“三巨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陷入破產困境難以自拔。
美國人的油價還沒我們貴呢,而且5.26元/升的油價里還包含燃油稅,更重要的是美國人買車比我們便宜,汽油價格比我們便宜,不用交養路費、過路費、各種車輛稅等。看來如果不是美國人太過小氣,就是中國人民真的已經比美國人民富裕了!
●
問題3、為什么中國石油企業煉油板塊總虧損?
這里需要先明確一點,中國兩大能源巨頭——中石油和中石化每年整體都是盈利的。而且利潤高達數百甚至上千個億!而虧損是只有煉油這一部分。2007年中石油凈利潤1456.3億元,中國化凈利潤565億元!07年兩企業員工基本工資上浮30%,08年再上浮20%!工資是透明的,有國家規定制約著,但獎金就是企業自己的事情了,不知道這兩年兩個企業職工和領導的獎金上浮了多少。
每當人們指責中石油和中石化搞壟斷和暴利的時候,他們總會拿出年報中,指著年報里面的煉油板塊說,我們的煉油板塊一直處于巨額虧損狀態!我們日子也難呀!而且還向國家要巨額補貼。換句話說,也就是如果沒有了這塊虧損的“寶貝疙瘩”,兩家企業就要面臨暴利和壟斷指責,還得不到每年上百億的國家補貼。這么看來,與其費力的去扭虧,還不如就這么放著任其虧損。
以前企業對于煉油的巨額虧損一直“歸功”于國內外油價的差異。也就是說企業一直從國外高價進口原油,提煉完畢以后再低價賣給消費者,所以導致虧損。這個說法似乎有道理,但是這些年隨著國內油價的提高,一直也沒見中石油和中石化煉油虧損的減少!甚至現在中國油價基本與國際持平,中石油和中石化上半年還是在虧損,而且絲毫沒見減少。這似乎就有些說不通了。
還有,中國煉油企業的原油也不都是依靠進口的,中國的大慶、勝利、塔里木、春曉這些油田產的也不是水。至少有1/3以上的原油是國產的,而且中國從俄羅斯、委內瑞拉還有非洲等這些能源戰略合作的國家進口的原油價格要遠遠低于國際油價。
我覺得以后再拿中國和國際差價說事兒就太不專業了。為什么不從中國這些國有能源巨頭們的生產技術和效率,管理水平,企業開支和研發投入等方面入手分析一下呢!希望以后領導再視察的時候,看的不光是這些企業的寬敞、豪華的辦公大樓、整潔優美的廠區環境和現代化的“辦公”設備,而是寬敞的廠房、整潔的車間、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和科技創新的成果,以及企業國際競爭力。
●
問題4、國際油價漲跌的受益者到底是誰?
油價大漲的受益者是誰?人們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那些賺“石油美元”的石油出口國們。道理很簡單,油價上漲了,他們賣石油賺的錢就多了,日子就更富裕了。那些靠賣石油而富的流油的中東國家們盡情揮霍著手里的美元,建世界最高摩天大樓、人工島嶼、7星級豪華酒店、建在沙漠上的室內滑雪場等無不顯示著這些國家的富足。沙特、阿聯酋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英超俱樂部切爾西老板,俄羅斯石油大亨——阿布,我想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切爾西俱樂部這個原本成績很一般的球隊在這位“揮金似土”石油大亨的打造下,成為了英超的一支豪門俱樂部。而更令人乍舌的是,這位俄羅斯石油大亨居然購買了一架世界最大的能乘坐820位乘客的——空客A380作為自己的私人專機,耗資數億英鎊。這還不算什么,據說這位石油大亨還花費10億英鎊給自己打造一艘超豪華游艇,目前正在德國制造。我想,如果俄羅斯的航母出售的話,那么這位石油大亨一定會買一艘航母作為自己的私人游艇!
且不說國外2007年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營業額8350.4億元,凈利潤1456.3億元。2007年中國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營業額達12048.43億元,凈利潤549.47億元。這還是兩企業在煉油板塊紛紛持續數百億巨額虧損情況下的業績。
國際油價上漲時,這些國家、個人和公司是最大受益者。但現如今國際油價大跌,收益者會是普通消費者嗎?且不說在國際油價大跌而逆勢上漲的中國油價。就國外而言,石油公司都是不會輕易把利潤讓給消費者的,油價上漲的幅度通常都會高于下降的幅度。而往往企業對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反應速度要遠遠快于下跌速度。國際油價從每桶140美元跌倒70美元,美國的普通汽油價格才下調了幾美分。